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 倾力打造生态产业新区
| 招商动态 |2016-04-19
近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重点工作,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
2015年,全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31.41亿元,同比增长8.55%。申报“国内经济合作项目”57个,国内招商引资64.06亿元,其中,实际到位资金42.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引导和扶持区内各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技术人才培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园区的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
近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加紧实施省州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全区8个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59亿元,其中,欧亚乳业特色坚果饮料生产线技改、南诏药业GMP技改、力帆骏马液化天然气载货汽车研发试制、云南白药大理药业提升改造、瑞邦生物兽药GMP技改(一期)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力帆骏马年产20万辆出口小轻微卡商用车技改、明阳风电叶片产业化及技术中心建设等项目正抓紧实施,力争早日投产。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进出口商品贸易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创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将在2016年初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完工。项目建成后,上海交大(大理)研究院将成为全州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智库、技术转移、产业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极大提升大理州的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此外,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港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中国•西南进出口商品展示直营中心项目,成立大理天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于2016年春节前开业运营。
同时,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拓宽区内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与大理州建设银行合作开展中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建立“助保金池”,现已为入池企业办理贷款业务。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11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95亿元。并积极指导园区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园区发展专项、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
据悉,大理国际大酒店、半岛假日酒店、琪年地产、五洲商贸城(二期)已基本完工,正在筹备投入运营。大交集团滇西货运枢纽站、大交集团客运枢纽站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大理铁路滇西枢纽站、昆钢物流商贸城、满江国际旅游运动休闲城、大理外滩等商贸物流项目正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提升改造后的金融街景
引领园区高水平建设
规划是产业园区科学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前提和基础。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用“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理念引领建设发展。
该区委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编制《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委托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编制《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各片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用“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理念引领园区的建设发展。积极谋划各片区的对接与完善,委托编制《天井片区商业网点布点专项规划》《大理健康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红山综合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完成申报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低丘缓坡开发建设,认真开展土地出让和耕地保护专项审计。
2015年,全区共征收土地2355亩,组织农用地转用报件4件,报批面积922.87亩,完成土地挂牌出让、行政划拨、用途变更等23宗,面积535亩,收取及补缴土地出让金3.22亿元,为园区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已建成的多塘系统水污染控制工程
配套优化投资环境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实现跨越发展,做强基础,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宜居、宜工、宜商的城市环境,建设秀美城市新区。
2015年,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加快构建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园区的道路、供电、管网、绿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产城融合。全区16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87亿元。目前,满江片区18条市政路网、凤仪镇芝华段、普和箐道路已建成通车。大理三中改扩建、满江中学改扩建、凤仪镇三中改扩建、大理州医院凤仪分院等公共配套和大交集团货运枢纽站、客运枢纽站建设项目正加快建设,龙山隧道、大丽高速连接线天井凤鸣匝道、凤仪镇城区凤中路延伸段、滨海景观大道(满江段)、双月路下穿隧道、兴凤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大理铁路滇西枢纽站、关宾路改造、上登工业园排水及再生水系统正加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2015年9月19日开工建设的凤仪污水及再生水系统工程项目效果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抓”“两手硬”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加强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工作。积极强化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五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区内2条重点入湖河流、22条主要沟渠的挂钩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职责,扎实推动洱海保护工作。全面实施洱海保护治理工程,投资1600万元完成波罗江(三哨段)河堤治理工程;总投资7591.78万元开工建设凤仪镇污水及再生水系统工程;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迅速推进,其中,大赤佛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已完工,阜成等13个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已完成主管埋设,正在进行污水收集接户管和路面恢复;完成大营村落污水收集管网工程。
同时,全面开展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封堵违法排污口46个,建设完成白塔河、阜成箐等多塘系统10个,进行河道及环境综合整治,清运垃圾杂物5.39余万吨,超额完成任务的11%。禽类粪便1.74余万吨,超额完成任务的74%。开展经营商户排查和服务业综合整治,经验收合格后办理排污许可证1055份,开展违章建筑整治。该区对主要入湖河道波罗江的综合治理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已有4个月达到四类水质,提前达到目标考核任务。
▲2015年12月18日,国家试点项目洱海流域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开工建设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近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3280万元,完成育才中学、凤仪镇三中、华营完小、明珠幼儿园等校舍的改扩建项目,开展满江中学、凤仪中心完小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积极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育才中学成为云南省首批“现代教育示范校”。加快大理州医院凤仪分院(大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建设,项目主体及附属配套建设已基本完工。开展“爱国卫生月”“禁白”“防艾”等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抓好公共厕所免费开放的落实,加大农田水利、森林防火、科教科普、人口计生、动物防疫、殡葬等方面的投入。
●推进新农村建设
该区投入2938万元,完成红山、凤鸣、乐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投入1630万元实施面上38个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农村水、路、公共场所、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304.06万元实施石龙村委会河西村道路硬化等3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入559万元,实施“点亮大理”工程,安装路灯1553盏。组织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募集捐款达488.07万元,支持挂包单位太邑乡者么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该区完成投资2.2亿元,加快凤仪工业园2800套公租房项目建设,2016年春节前竣工交付使用,2016年上半年完成分配工作。组织开展欧亚乳业、静深置业、大理三中778套公租房申请户的复审及抽签选房工作。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该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937人次,转移输出1081人,认真开展完全失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参保人数4078人。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23800人,发放养老金8700人,办理丧葬抚恤费760人。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200人。健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放城乡低保金559.8万元,五保供养金7.58万元,各类优抚、救济金317.65万元。
●强化社会综治维稳工作
该区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474亿元,预存农民工工资准备金1755万元,受理劳动举报投诉84件,追发拖欠劳动工资及押金780万元。调处各类民间纠纷696件,核定人民调解以案定奖234件,办理群众来信60件,接待群众来访80多起、600多人次,重要信访案件反馈办结率达100%,重信重访控制在10%以内,建立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落户开发区的大理啤酒新厂区
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部署,同督促检查。
同时,该区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对排查出的25个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着力解决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不为、不廉”及懒政、庸政、怠政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不良作风,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形成权责对等、平等公正的良好导向,在园区上下营造想干事、干成事,上下齐心、敢于担当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综合整治后的洱海入湖河道 -波罗江
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2012年4月,大理州委、州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对开发区的行政区划作出调整,将海东镇划出,新成立大理海东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将大理市创新工业园区、凤仪镇成建制划入,新组建了大理创新工业园区。园区的中心工作也从海东大开发调整为打造千亿元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间,该区登记注册各类工商企业2565户,注册资金111.22亿元。培育力帆骏马、明阳风电、嘉士伯大理啤酒、欧亚乳业、大理药业、清逸堂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现代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制药、水泥建材、烟草烟辅、轻工纺织、物流服务等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园区累计签订招商引资投资协议37项,协议总投资366.49亿元,分别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深圳商业联合会建立了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搭建了一南一北两大招商通道。2012年,明阳风电项目的入驻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成为大理州招商引资的成功典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十二五”期间,该区先后实施了满江片区、凤仪工业园市政路网及附属配套、上登工业园土地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波罗江综合治理、污水收集管网、生态湖滨带治理、城市绿化补植补种提升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和绿化改造工程。全区完成市政道路建设(含绿化、路灯、电力管网等工程)总长约2万米,改造绿地5.77万平方米,新种植各类苗木1.04余万株,绿地总面积已达5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36%、绿地率31%,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指标要求。通过全方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园区的整体城市环境、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满江城市次中心、凤仪镇第三城区建设成效凸显。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该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了大理州医院凤仪分院(大理市第三人民医院)、育才中学、明珠幼儿园改扩建、凤仪公租房等项目。累计投入“三农”资金1.9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一事一议”、扶贫综合开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资金5.48亿元,用于园区公共事业,其中教育经费累计支出4.87亿元,成为该区公共财政的最大支出。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2.86亿元,建成1640套公租房、440套廉租房,正在建设3330套公租房,园区的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增长迅速、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区群众。